我們家是哥哥跟妹妹,
以前一直覺得哥哥疼妹妹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但是隨著哥哥長大,
我發現一切只是我的幻想。
哥哥不是不疼妹妹,
哥哥只是看心情;
哥哥不是不愛妹妹,
哥哥只是很忙⋯
這其實都也還好,
隨著哥哥長大,
他開始了孩子的叛逆,
開始會頂嘴、開始會唱反調,
但是被鑫哥糾正過了幾次就改掉了。
一定會有人說怎麼可能這麼神?
但是, 就是!
原因出自鑫哥的一步步計畫。
鑫哥他花了蠻長的時間觀察他們、了解他們,
包括我,
他對我的了解讓我也蠻訝異的。
從有一次我們吵架開始,
我發現我誤會他極大,
那次吵架,
好巧不巧孩子也在,
可是我火山已爆發怎麼辦?
鑫哥拉不住我、只好放任我自己冷靜,
但是他卻沒有一點遷怒、擺臉色給孩子看,
反而安撫他們、解釋原因給他們聽,
等我冷靜了再教我和好給孩子們看。
告訴他們人都難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
吵架也在所難免,
但是重要的是和好,
還有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說了會傷害人的話。
從那一次開始,
他很明顯的以身作則,
因為他覺得時候到了,
該管管飛飛了、媽媽管不動了⋯(已哭)
不過男生真的比較需要這樣一個父執輩的角色,
有很多事情不見得是媽媽可以了解他們的。
就像餐桌禮儀,
他花了兩個月就搞定讓他知道吃飯時間就是坐在位子上,
男生就是該讓女生坐在裡面的位子,
要拿餐具跟餐巾紙時就是該幫同行的人一起拿好,
起身離開要跟同行的人交代去向。
光這部分,
媽媽後來就認命了⋯
所以頂嘴這件事,
只被糾正了幾次就沒有了。
飛飛發脾氣的時候,
鑫哥也是冷靜告訴他『你為什麼要生氣?』
讓飛飛自己想,
飛飛自然就會冷靜了。
這個概念其實是大腦構造的正常運作,
讓大腦前葉皮質認清自己的情緒還有同理心,
不過真要實際應用還是覺得神奇。
希希的老師也有教過小空間的概念,
當孩子闖禍了,
自己心情也不好的時候,
就可以讓孩子去旁邊坐著好好冷靜反省,
這時我們自己也可以好好冷靜一下,
在情緒裡其實不適合處理任何事。
鑫哥雖然嘴巴上常常跟我抬槓,
但是在家裡氣氛是和諧的,
他是愛護我的,
自然而然孩子也會看在眼裏。
他會做家事、也都是他在做飯,
幾次之後,
飛飛也就自己會在聯絡本許願說他要幫忙做飯。
於是鑫哥也真的讓他試著幫忙,
讓他擁有成就感。
我從來不否認我管孩子很嚴格,
鑫哥也認同這一點,
我會體罰、我也會獎勵。
但是我發飆的時候,
儘管飛飛做錯再嚴重我也會被拖開,
因為鑫哥認為我的情緒不適合在當下做任何處置。
飛飛脾氣很倔強,
但是鑫哥從來不跟他妥協,
不管要花多少時間,
他會一直耗到飛飛願意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完,
這方法來個幾次以後,
他做功課不會拖、做家事不會拖,
因為他知道最後結果還是得做,
因為拖久了對自己沒好處。
換做是我,
我應該還在那個輪迴裡!
這些日子,
我認知到了一些東西,
發現其實我把孩子想得心裡太脆弱,
綁手綁腳的反而什麼都做不好。
鑫哥好幾次教我說:他們不是妳、妳也不是妳的爸媽,妳不用擔心太多。
我也真的了解到,
什麼幼教書本上寫的,
跟實際操作是兩碼子的事,
當不夠了解自己孩子時,
看再多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