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DSM-4,也就是精神疾病診斷手則裡面,歸納了十種人格方面的疾患。這些人格疾患讓我很想打一篇網誌。倒也不只是念書念得很累,想要自己的網誌可以跟自己的生活緊密結合而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十種人格疾患讓我很印象深刻,對照身邊的人以後讓我真的很想打一下。但是這篇真的有點沉悶,還請大家見諒。
先說說人格疾患是甚麼好了,這是一種在個人的認知、情感度、人際功能、衝動控制上有著持續的模式,而這個模式是與個人存在的社會所預期的相差甚遠。以下就是十種人格疾患,共分為三大類。
A群人格疾患
1.妄想性人格疾患:無足夠的佐證,但是卻懷疑自己被他人利用傷害或是欺騙。或是懷疑別人對自己的忠誠度。在他人言論中,可以拼命找出隱藏的貶抑。以及對周遭的人持續的抱持怨恨。
2.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無法享受與人的親密互動,或是總是孤獨的活動,也沒甚麼事引得起自己的興趣。並且總是表現冷漠。
3.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古怪的信念或是思考方式,或是有不合宜的情感。以及對周遭人事多疑心、並且過分的社會焦慮。
B群人格疾患
1.反社會性人格疾患:不符合社會一般規範。一再的說謊、狡詐虛偽,為自己的利益或是娛樂欺騙於弄他人。易怒又好攻擊,並且經常沒有責任感。
2.邊緣性人格疾患:瘋狂努力以避免自己在真實或想像裡被放棄,擁有不穩定的人際關係。有認同障礙且一再自殺的行為,且長期感到內心的空虛。
3.做作性人格疾患:當處於自己不是外在焦點的時後會不愉快,情緒可以快速轉變且膚淺。總是利用自己的外表吸引別人,或是自體戲劇化,演戲般誇大,而且常常自認的親密關係程度高於實際狀況。
4.自戀性人格疾患:誇大自己的成就或才能,需要過多的讚美,對自體的重要性過於誇大,且強調頭銜、自命不凡,時常妒羨他人,缺乏同理心,有時行為跟態度自大傲慢。
C群人格疾患
1.畏避性人格疾患:害怕被批評、不同意或是拒絕,相信自己無社交能力。且相信自我能力或資格不足,非常排斥冒險參與各種新的活動,害怕被嘲笑羞辱。
2.依賴性人格疾患:要他人來替自己做生活重要事件的決定,也要別人來替自己負責。當某個親密關係終止時需要另一段親密關係來做為支持及照顧的來源,要獨自開始工作或是計畫做事時會有困難。
3.強迫性人格疾患:專注於細節、規則、表格、組織,過於強調完美主義而失去彈性。即使已無感情上價值,亦不願意拋棄舊物或是無價值物品。除非他人完全遵守自己規則做事,否則不願與他人共事。
上述這些只是十種人格疾患的大致病症,並非完全的診斷準則。而十種人格疾患大部分也發生在成人早期,也就是22-34歲左右。當我詳細看完準則後,老實說只覺得可怕,因為很多人都有十種人格疾患裡的某些現象,(包括之前也打過一篇關於自己就像是個強迫性人格疾患患者的網誌)常常要求完美其實並沒有不對,只是要是太過又多加了其他幾項而到達人格疾患標準時,就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或是周遭的人。
就算學的是心理學,但是我不是這麼知道該如何應付這些也許一開始只是一點點問題後來卻真的有很大問題的人,而這些人還是身邊周遭的人的時候。就算我知道他們也許生病了,但是不代表我就得接納他們一切令人苦惱然後又無法接受的行為。如果我真這麼厲害我早是臨床心理師了,還這邊跟他們耗幹嘛。
而人格疾患的成因尚不是非常清楚,一部分是由於是在1980年DSM-3出版歸納整理後才漸受一致性的重視,另一部分是它們在臨床上的研究比較少。但是就成因來說,目前某些人格特徵的確是與遺傳有中度的相關(並非高度相關),另外也有很多研究指出在早期的學習經驗也會影響某幾種人格疾患的發生(比如說虐待或是忽略等),早期經驗的觀點也被心理動力學所支持。既然有了生理及心理的觀點,當然也有些研究指出人格疾患的產生也是受社會文化的交互影響。
在研究人格疾患另外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這十種人格疾患它們之間有很高的共病性,也就是大約有85%被診斷出有某種人格疾患的患者,也會有25%符合另外一種以上其他的人格疾患的某些特徵。但是畢竟這並不是一個跟憂鬱症一樣廣為一般人所熟知的精神疾病,於是有相關症狀的病患很少求助於專業。
只是有時候真想跟這些嚴重危害別人又自以為是的人說,麻煩去看個精神科醫生好不好,不然找個心理諮商師也行。這樣說也許有點傷人,但是就像感冒一樣,不怎麼嚴重,也許你就是不想看病,卻導致自己不舒服也會傳染他人。(這句話好像真的很重,但是只是針對自己最近遇到的少數幾個人。)